马来西亚政府刚刚宣布2013年财政预算案,如马来西亚房产网(http://www.fangmy.com/)指出,这份预算案首重照顾中产,同时有不少涉及马来西亚房地产的新措施。
当中,产业盈利税上调5%、可负担房屋计划和融资等条件放宽、近亲产业转名印花税降低等等。
这些新或延长或扩大的措施,对市场、发展商和购屋者有什么影响?短期和长线,是利是弊?
我们邀请到来自建材商、发展商、估价师和地产代理等组织头头,为大家逐一剖析。
业界翘楚剖析预算案房产措施 产业税调高合理
2013年财政预算案果然如市场所料,进一步抑制炒楼风,增加了产业盈利税,但同时又放宽了买房自居的融资条件。
房地产和建筑领域牵动约200个行业,从建材、运输、库存、融资、设计…,一有风吹草动,足以影响和牵制全国的经济和景气。
所以,市场每一个人不管是否来自相关行业,如建材、发展商、估价或地产代理等,都十分关注预算案对房地产和整体经济的影响。
本报配合这次的预算案,特地主办一项圆桌会谈,邀请业界行尊,针对这次预算案对房地产实施的措施逐一剖析。
出席的业缘组织代表包括来自房地产发展商会、中华工商联合会、建筑商公会、承包商协会、钢铁协会、洋灰与混凝土协会、建材代理商会和房地产代理公会等等。
【调整产业税利弊?】
郑:政府在2013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,把产业盈利税(RPGT)上调5%,即购屋者在购屋后的首两年内脱售房屋,需要缴税15%(之前为10%),2年后至5年内转售则需要缴税10%(之前为5%),5年后转手则无需缴税。请问你们认为这个措施会为产业领域或者购屋者,带来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?
鼓励购屋者守产业
任:政府上调产业盈利税,可能会造成短期冲击,但普遍来说,这个涨幅是可以接受的,以抑制过度的投机活动。
同时,此举还可鼓励购屋者守住产业,以便让他们的投资长期增值。
无炒房活动
法:政府认为,产业盈利税是一种可遏制炒房活动的工具,让公众误以为我国的产业市场存在很多炒房活动。
我想说的是,我国根本没有炒房活动,更加没有产业泡沫!如果政府想认真打房,我可以提供从国家银行处获得的相关数据。
我可以接受政府稍微调高产业盈利税的举措,但我认为,真正的购屋者不会却步,他们还是会购屋,这个措施不会对他们构成影响。
15%是顶限
黄:我认为,目前政府把产业盈利税提高至15%,是可以接受的。
但我希望这个数据已经是顶限,在未来几年内,希望政府不会再进一步调高产业盈利税,毕竟有些业主可能会因为政府提高了产业盈利税,而减少产业交易,这将会影响产业代理商。
市场需投机活动
万:我认为,我国的炒房活动并不多,因为我们的大部分产业买家都是购屋者,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炒房的问题。
从第三者角度来看,我觉得产业市场需要一定的投机活动,否则我们的产业价格将会停滞不前,无法不断增值。与之前的产业盈利税相比,我觉得最新的产业盈利税措施,是可以接受的。
调整措施方向应明确
张:从个人角度来看,我国的产业投机活动并不明显。然而,基于市场上不断有传言指我国有很多炒房活动,所以我相信政府才会提高产业盈利税,希望借此堵住谣言。
不过,我希望政府在调整产业盈利税这方面,能够设下一个更明确方向,例如提高产业盈利税的新措施是从2019年开始生效,而不是即时生效,让人们更容易接受。
打个比喻,如果我在去年买了产业,想在明年脱售,但现在政府突然说提高产业盈利税,那我岂不是受到影响?
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,屋主在脱售产业时,必须把通胀率纳入考量因素,确保盈利要高过通胀率。
不影响购屋自住
尼:很多人认为,政府把产业盈利税增至15%,是不足够的,因为很多人都是买来自住,所以不管产业盈利税是高是低,对他们毫无影响。但对一般投资者来说,这个涨幅是合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