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排名概览
马来亚大学(UM):2025年QS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0位,是马来西亚排名最高的大学,也是唯一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大马大学。该大学在学术和雇主声誉方面表现突出,分别位列第62位和第34位。
马来西亚国立大学(UKM):从去年的第159位大幅上升21位,排名第138位,成为马来西亚排名第二的大学。
马来西亚理科大学(USM):排名第146位。
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(UPM):排名第148位。
马来西亚理工大学(UTM):排名第181位。
2. 私立大学表现
泰莱大学(Taylor’s):作为马来西亚顶尖的私立大学,排名第251位,是私立大学中排名最高的。
思特雅大学(UCSI):与泰莱大学并列第265位。
3. QS排名标准
-
QS排名考虑了多个方面的因素,包括:
-
学术声誉:占比30%(较去年下降)。
-
全球雇主声誉:占比15%(较去年上升)。
-
师生比例:占比10%(较去年下降)。
-
单位教职工的论文引用数:占比20%。
-
国际教职工比例:占比5%。
-
国际学生比例:占比5%。
-
国际研究网络:新增指标,占比5%。
-
就业成果:新增指标,占比5%。
-
可持续性:新增指标,占比5%。
4. 选校建议
结合个人兴趣与目标:在选择学校时,不仅要参考QS排名,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、专业目标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。
了解学校特色与优势:除了排名外,还应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、师资力量、科研实力以及学校文化等方面。
考虑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: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也是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。马来西亚的各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,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生活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和学校。
关注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:不同学校对于申请者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,包括学术成绩、语言成绩、个人陈述、推荐信等方面。在申请前,要仔细阅读并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。
留学马来西亚时选择学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。QS排名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,但不应成为唯一的决策依据。
较去年相比,马来西亚高校2025QS整体排名呈上升趋势。
马来西亚有1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00,为世界第60名的马来亚大学,继续领衔马来西亚高校,排名连续三年稳步上升(2024年65名,2023年70名)。
四大公立院校全部跻身TOP前200名,其中,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位列第138名(2024年159名),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位列第146位(2024年137名),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紧接其后,位列第148位(2024年158名),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排名第181位(2024年188名)。
泰莱大学排名第251位,较去年上升33位(2024年284名),位列马来西亚私校第一!
思特雅大学排名第265位,较去年上升35位(2024年300名)。
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排名第269位,较去年上升38位(2024年307名)。
马来西亚英迪大学排名第516位,较去年上升40位(2024年556名)。
马来西亚双威大学排名第539位,较去年上升47位(2024年586名)。
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排名第554位。
管理与科学大学位列第580位(2024年621-630名)。
玛拉工艺大学排名第587位。
亚太科技大学排名第611-622位(2024年621-630名)
......
在前100名高校中,中国大陆地区有5所高校入榜(不包括港台地区前100),而马来西亚有2所高校(含分校),其中,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复旦大学排名的排名旗鼓相当。
在100至200名高校中,中国大陆地区有4所高校入榜,马来西亚有4所高校。其中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排名接近;南京大学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和博特拉大学排名接近。
在200至300名高校中,中国大陆地区有6所大学,马来西亚有3所大学。其中,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泰莱大学排名接近;天津大学与思特雅大学排名接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