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议题在族群问题敏感的马来西亚历来不被轻易碰触,这一定律日前被打破,大马首相巴达维与大马内阁相继宣布:中文教学将全面进入大马国民小学。
意义非凡
中文(又称“华文”)教学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曾是禁区,大马近乎是该地区常年开放华文教学的唯一例外,该国华族可自办以华语为媒介的华小与“独中”,等于让华文在该国有存活之一隅。现在占大马压倒多数的国民小学引入华文,可谓华文自此进入“主流社会”,意义非凡。
一石三鸟
所以如此,大马政府实乃“一石三鸟”:一是有利促进“族群融合”。二则增加国民小学对非马来裔学生的吸引力,巩固政府倡导的国民小学在大马的绝对优势地位。三是鉴于中国的巨大潜力,培养多语种人才有利抢占“世纪制高点”。
弹赞不一
大马政府此举一出,该国三大执政党之一、最大的华人党“马华”立即表示欢迎,而执大马华文教育牛耳的“董总”则忧心忡忡。马华着眼于华文向主流社会的拓展,董总顾忌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华文事业(华小与“独中”)被边缘化,最终由国民小学取而代之。
不过,马来西亚大打“中文牌”折射出的本是中国近年迅猛崛起的事实,中文愈来愈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也就不足为奇。